首页 > 文秘知识 > 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论文选题(精选21篇)

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论文选题(精选21篇)

时间:2024-03-11 17:21:07

作者:碧墨

毕业论文需要学生选择一个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深入研究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下面是一些毕业论文的案例,可以参考其中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第三部门(ngo)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3、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

5、我国现阶段教育财政拨款的现状与分析。

6、中国民办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7、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8、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9、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机制。

10、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11、“公共事业管理”定义研究。

14、公共事业组织与社会结构创新。

15、公共事业组织与科学发展观。

16、公共事业组织职能研究。

17、公共事业组织环境研究。

18、公共事业组织治理结构研究。

19、公共事业组织管理原则研究。

20、拯救“志愿失灵“。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民主与法治问题研究。

权术理论面面观。

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理论述评。

当代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制度之评价。

西方国家利益集团之研究。

权力制约与监督。

小康社会与政治文明。

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例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旅游发展研究。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因应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管理之研究。

基于生态化发展与管理的旅游区管理创新研究。

滨海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新兴旅游目的地战略管理。

旅游安全理论与实践——福建省个案实证研究。

长沙城市旅游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莫桑比克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中法旅游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森林公园旅游解说规划技术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云南旅游业标准化管理研究。

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

学生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对接研究分析。

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

西安工程技术学院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rest架构的校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小学数学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个案研究。

聚类算法及其在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降低中职学生流失率的对策研究。

应对突发性事件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

3、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

6、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

7、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

8、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10、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

11、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

12、服务型政府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1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

14、xx治理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

15、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16、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政府官员xx问题及对策。

18、体制转型与xx滋长的相关性分析。

19、论我国xx的预防机制。

20、权力制约与反xx机制问题研究。

21、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2、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

2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2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问题研究。

25、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

26、新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7、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28、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3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方式转换探析。

3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讨。

32、公民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构建。

33、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34、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35、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

36、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37、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8、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39、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40、分析我国的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

41、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42、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3、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4、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45、论述行政法制化。

46、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7、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

48、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49、影响行政组织设置主要因素分析。

50、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性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3、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4、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5、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6、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10、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

11、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12、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13、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1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5、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16、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17、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18、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19、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20、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21、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22、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23、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4、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25、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26、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7、浅析现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28、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29、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30、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31、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2、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33、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34、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35、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36、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37、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38、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39、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40、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1、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42、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43、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44、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45、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46、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47、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8、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49、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50、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高校行政管理的实效性将直接取决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作为行政管理的执行主体,唯有正视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致力于多措并举,强化行政管理队伍质量才能有效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推动高校行政管理走上标准化之路。

高校行政管理定位于辅助高校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了高校教学实践的大力改革之外,高校管理实践的改革也成为教育界所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重点。

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始终保持着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这不利于管理质量的提升。

随着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相关诸多创新理论进入高校管理视野当中,理念与文化要素的整体融合,将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举措列为重点。

然而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效能直接受行政管理队伍的主导,一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低下,导致整个行政管理队伍的力量弱化,高校行政管理实践的改革力度也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疲软,执行力难以到位,抑制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因此,要想进一步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基础,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质量。

一、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基本素养。

高校行政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目的即在于基于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用于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个专业的纵深发展均为高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唯有强化高校行政管理,才能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基。

随着高校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致使高校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现代化理念的缺失以及定位不明确等方面[1]。

而深究当前主要问题存在的根源,即在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在认识及理念上的误区,直接干扰着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

在各项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工作者过多地凭借着自身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统一安排,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在学习活动中处于难以逆转的被动地位,对各类活动的接受更局限于课堂当中和教材之内,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难起到有效作用。

另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理念过多停留在“管理”层面,而完全忽视了管理的“育人”核心,所有管理活动的开展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弱化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实际价值[2]。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明确高校行政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才能保证管理队伍质量建设的有效性。

首先,行政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

思想政治修养作为人的核心因素,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意识与行为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唯有强化党性政治觉悟,才能有力担起“管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其次,无论在何岗位,都需要以良好的业务素质作为前提。

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了解各类政策,更需要将业务素质范围延伸至系统教育理论、行政管理规律、现代化办公模式等领域,并以此构建现代化管理理念,深化行政管理研究,以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第三,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与正派作风[3]。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以与人交往为主,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行政管理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贯彻全心服务于师生的管理理念,才能确保行政管理的实效性。

可见,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改革意义重大,但前提是要有效提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质量。

(一)在高校教职工管理过程中普及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伴随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而生成的全新的管理理念,最初形态源于现代企业管理。

时至今日,高校管理的复杂性与难度不断上升,由此呈现出了一定的混乱态势,为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融入提供了特定的必要性。

纵观当前各机构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均需要以强化内部员工的精细化意识作为前提。

高校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亦有必要顺势而为,切实在高校教职工管理过程中全面普及精细化理念[4]。

对此,本文认为可采用多种方式对教职工的精细化观念意识进行培养,包括专家指导、专业培训、专题讲座和参观学习等形式。

唯有保证对教职工精细化观念培养的实效性,才能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为高校发展的稳步推进以及学生的自我成长和高质量教育的开展提供稳定而强大的动力。

(二)强化行政管理者细节意识,划清职责权限。

高校行政管理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明确行政管理目标,实现岗位职责分配制度,强化个人责任,也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个人教学任务。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研究需要遵循高校管理的实际规律,针对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实现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应该在稳定和谐的行政管理环境中,为有秩序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还应当不断适应社会教育人才需要,进行教育管理改革。

通过多种教师培训管理方法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组织结构,将教学管理落到实处。

在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加以重视,设置职能明确的教学管理岗位。

(三)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转型。

高校行政管理应该遵循规范管理准则,规范管理也是系统化管理的'基础。

通过规范和规则化控制和管理,才能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规范意识,自觉规范自身教学管理行为,严格要求自己。

管理活动的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两个重要主体。

针对教师应该完善教师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加大监督力度,自觉引导学生行为,通过规范化的考评规范则,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管理平台和师生发展环境[5]。

让高校教职工能够在平等和公开的管理氛围中学习进步。

因此,提升规则管理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不断增加考核监督力度实为必要举措,有利于对高校行政管理者提供严格的约束。

(四)借科技的融入助力高校行政管理实践。

一直以来,科学技术始终被放在“第一生产力”的位置,我国社会经济至于当下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也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全速发展和显著提升。

在当前的新时期,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将信息化技术逐渐覆盖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互联网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其要求,决定了信息化和数据化应用的实际价值,而信息化和数据化又来源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此技术应用于管理中的重要优势便体现在高校管理的各项决策与工作协调,这一优势也推动了高校管理效率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能够借信息化应用减轻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从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者工作效率的提高。

因此高校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进一步扩大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切实发挥出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

(五)创设良好的高校行政管理氛围。

高校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实践,单方面的管理势必会抑制实际的管理效果,也会影响到行政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文档为doc格式。

简述国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关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及管控策略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型期扩大与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之研究。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与评价研究。

关于民营企业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探讨。

煤炭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研究。

国有煤炭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淄博市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合理化研究。

济南市中心区城市道路拥堵收费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伦理思考。

现场混装炸药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中国三网融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与欧洲商业银行效率比较研究。

盘锦市委电子政务环境中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现场混装炸药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中国三网融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与欧洲商业银行效率比较研究。

盘锦市委电子政务环境中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航船舶三维吃水动态检测技术的研究。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研究。

基于绩效的培训体系研究。

我国气温指数衍生品定价的实验研究。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困境和对策。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用研究。

百色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配置研究。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摘要]xxxx理工学院所创设的企业理念,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难题,而且通过教学企业项目确立了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工商管理教学模式教学企业探析。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管理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实际的管理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管理者管理的最终对象是人,这需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单靠理论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让学生大量接触实际管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充满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的经营环境,管理者必须面对各种变化作出不同的决策。日本着名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变化是企业的本质,我们需要的是那些先于变化并创造变化的企业。美国管理专家卡斯也说:现代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应对变化。管理者的这种能力,不是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出来的,必须让学生在一个实际的企业环境中接受有目的的训练。

xxxx理工学院成功地在校内建立了教学企业,目的是通过教学企业项目来解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难题,而且还通过教学企业项目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教学企业模式介绍。

1.企业环境建立。xxxx理工学院的教学企业(teachingenterpriseproject,简称tep)是该院工商管理系独有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1995年开始实施。通过在学院内创建实际运作的企业,构建完全仿真的企业环境,组织学生到校内企业进行教学实习,使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接受有目的的训练。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在学院内部建立了23个教学企业,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按实际企业环境运作的创新商业服务中心,如客户关系管理电话服务中心、msc义卖市场bazzr、msc迷你市场cheers、msc化妆品店、msc物有所值店、msc电器及电子店、mscgiordano、mscunity(u/d)、msc动作与行政部、msc货物管理/开发部、运动与保健中心、佳节组等。这类中心负责学生在商业中心实践项目的实习。另一类是教学企业的后勤部门,如教学企业的行政部、教学企业的活动和室外展销会策划部、电子学习发展中心、知识管理部、运动与保健中心规划部、财务资源服务中心、设计媒体服务中心、人力资源联系部、网上投标中心、外包服务中心等,负责学生在商业项目的实习。

2.课程体系设置。xxxx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以激情、创业。

为办学特色。其办学宗旨是让每一位工商管理系学生接受全面的商科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当程度的专业技能训练,不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不断促进学生对企业化与国际化的认识。围绕教学企业项目,工商管理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统一开设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开设会计、统计、经济、管理、营销、商业沟通、电脑软件等科目。第二学年分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设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科目,第二个学期进行教学企业项目训练。第三学年按专业开设相关科目,同时不分专业开设加值科目,并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企业培养(毕业实习)。.在教学企业项目的实践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构建了由理论科目和实践科目两个部分三个单元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理论科目安排四个星期,开设两门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和客户服务。它的开设是为实践科目做准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科目的训练中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科目又分为商业中心训练和商业项目训练两个科目,各为九个星期。实践项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商业运作的实际技能、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和应对能力。

3.教学安排。xxxx理工学院在校内建立了众多的教学企业,每个教学企业可提供少则4~5人、多则30~40人的实习岗位。

在教学安排上,将学生分成a,b,c三组,每组轮换进行理论科目、商业中心和商业项目三个单元的训练。由于教学企业数量众多,又实行分组训练,因此可保证每个学期同时安排360名学生到教学企业进行实习。教学企业整年运作,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工商管理系各专业学生通过第一学年统一基础理论科目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在教学企业项目训练所应具备的基本商业管理知识,在第二学年投入到教学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如a组学生在商业中心科目中以团队形式被分配到各个企业进行顶岗训练,主要进行企业一线操作及流程的训练,包括商店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话服务、健身房管理服务等实际的商业服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营销活动,经营收入的50%作为学生的报酬,40%作为企业发展扩大资金,10%上缴学院。而b组学生参加理论科目的训练,主要完成项目管理、客户服务两个专题的学习。c组学生在商业项目中主要进行市场调研方面的训练,如替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开展项目研究,为企业或学院其他学系策划展销活动方案,等等。

4.训练方法。xxxx理工学院教学企业的训练方式,简单说就是教做学的过程。在这里,通过教师与客户的联系,由客户提供实际的业务需求,教师作为客户所提供业务的管理员,对业务进行分配和指导。学生根据客户的业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方面接受对业务操作以及产品知识的培;另一方面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边学边做,接受到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训练,从而达到对商业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真实业务的运作训练,在这种被精心设计好的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很多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作为教学企业,训练的重点有五部分内容。一是训练学生对商业程序、业务流程的知识养成。由所从事的岗位知识概念人手,进行方案的规划和策划、履行和实施,最后进行总结回顾。这样,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企业实习,使学生清楚自己在教学企业实习过程中学什么、做什么以及知道怎样学、怎样做。二是强调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企业的每一个实习项目都是由一个团队小组共同参与完成的,只有小组成员之间不分彼此、相互合作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三是加强对学生的品格和纪律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必须穿着工作服装参加每周的学习分享会议。四是训练学生通过承接客户的项目计划来获取真实的商业训练。五是在教学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开发和维护自己的知识管理网页,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快速消费品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航运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制造类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

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小型企业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研究。

基于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的战略地图实施问题探析。

中小企业财务智能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的制造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家电类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基于j2ee平台的企业财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it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企业财务通则》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d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论稽核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基于svm的中国医药制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中小企业财务困境预测研究。

企业财务状况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

我国国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广西钢铁企业财务策略应用问题研究。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

电子商务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

论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体系的构建。

沈阳市国有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研究。

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

石油销售企业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企业财务预算控制模式研究。

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财务动力机制研究。

交通管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基于webgis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开发。

ipv6技术在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体系及其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高校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及其数据管理。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交通车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滨州市交通局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计技术研究。

汽车企业民主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摘要:旅游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微观主体的旅游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承担重要责任,实施生态管理是旅游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旅游企业的生态属性入手,分析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点,并指出了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生态经济系统。

旅游业的发展因其对自然资源高度的依赖性,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活动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被重视。作为旅游经济的微观主体的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今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外向型的旅游企业将首先面临这一挑战,实施生态管理不仅会给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是指旅游企业运用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调节、控制,以提高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旅游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的本质,是要使旅游企业的整个生态经济系统达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却不超过系统平衡所允许的阈值,核心是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不同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方法,它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系统工程。

旅游企业的生态属性。

(一)流:资源利用开发配置的生态问题。

旅游业具有高度的行业关联性,它是通过与同业竞争者、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学校、社会公众、其他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连续进行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来维持其新陈代谢的。占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并产生污染是旅游企业的基本属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短浅的资源开发行为和低的资源利用效率。旅游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各种“经济流”,更应关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流”,正确处理好各种“流”的关系和影响,必须通过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来实现。

(二)网:生态系统的成员与关系结构问题。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网络结构。而企业环境是一个通过各种复杂的物理网络、管理网络、文化网络和关系网络交织而成的超维人文空间,在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企业的关系是互动网络式,保持网络的畅通和各网点的协作,正确处理生态系统成员的关系与结构是旅游企业实行生态管理的本质要求。

(三)序: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

一个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经济系统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与稳定,而这一切的关键取决于组织和人的经营、管理、控制行为。旅游生态经济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通过人类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而建立起来的自然与人类的复合体系,在此体系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旅游企业通过实施生态管理,更好地认识竞争与共生的矛盾关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序和共生序。

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一)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是维持和发展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对象物,也是当今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构成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导因素。经济系统是维持和发展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保证,是旅游企业经营目的所在,也是现代旅游活动的本质。社会系统是实现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保证,是旅游者、旅游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是旅游这种生活方式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级多要素系统,其各级各类子系统都包含了众多的构成要素,各要素间产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和转换。

(二)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对生态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对自然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神奇的自然景观、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历史遗存,无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作为经济单元的旅游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态资源,而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其发展的宗旨。生态资源既是旅游业产品的重要组成,也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2。旅游容量的有限性。旅游业并非无污染的产业,由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旅游区生态环境退化乃至失去旅游吸引力的事例屡见不鲜。我国一些自然保护区出于单纯的经济目的,热衷于旅游、餐馆、游乐等设施的投入,大兴土木,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对旅游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将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认为旅游容量由自然环境容量、人工环境容量、社会环境容量三项组成。无论哪一种容量,均是数量有限的,即存在不能超越的阈值。

3。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旅游企业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严格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因为旅游经济活动使系统的抗干扰和自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从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来看,旅游需求与供给受到来自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旅游需求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给旅游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带来困难,也给旅游业严重依赖的生态环境带来周期性破坏。旅游业发展的自身高弹性与其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共同决定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点。

4。系统功能的多重性。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多重性特点。旅游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旅游生态系统又能使其具有生产生态产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地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缓甚至消除环境污染、减少自然灾害、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健康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的维持和发展是实现旅游经济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旅游经济功能的完善为生态功能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也是优化旅游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

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相应策略。

(一)培育生态理念。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理念应包括生态战略理念、绿色营销理念、“清洁生产”理念、生态财务理念、生态文化理念等。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的纽带,在了解需求及指导供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树立和营建绿色营销观念是旅行社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理念;饭店属高消费场所,必然占用消耗大量资源,转变经营观念、创建绿色饭店是旅游饭店的持续经营之道;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者的目的地,按照生态产业园的设计思路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及管理,是景区实现生态管理的首选策略。

(二)构建旅游企业生态管理运行机制。

1。健全企业生态管理组织。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生态化的组织结构应以提高生态效率为目标,在企业内部强调生产过程的循环,在外部建立生态链的网络关系,设法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模式,推行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信息交流的多元化。通过建立生态运行经理制,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管理组织网络之中,使管理更趋灵活有效。在质检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设立生态管理监督机构,使之成为生态管理的重要部门,保证生态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2。强化企业生态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生态管理的有力支持。企业制定的经营管理方针之主要内容应为企业对污染防止和各种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承诺,建立评审生态指标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要求的操作规程,并将其渗透到各项业务活动之中。积极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iso14000作为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一个基本框架。

3。完善企业生态管理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生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通过各种激励方法使全体员工参与整个企业的生态管理活动。如建立生态管理经济责任制,将生态管理指标与管理者经济利益直接挂钩;通过设立生态管理奖励基金鼓励员工,成立生态技术革新小组,奖励创新成果;制定生态目标,实行全员考核制度,实现由全体员工参加的、全过程的全面生态管理。

(三)对生态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已推动生态系统管理进入了数字化管理的时代。将记录资源生态系统要素的信息转化为按一定准则且规范排列的数字信息,就形成数字资源生态系统。其意义在于:建立了不同资源层面的空间相关,构造了反映同一资源层面动态变化模式,有利于我们尽量用服务来替代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做到既按顾客之需调节能源的供应,又确保能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控制;生态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促使旅游资源的生态特征可视化,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对生态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四)激励供应商并教育引导消费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一方面人们将更关注对自身有益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将负担过度消费引起的负效应,因此旅游企业不但要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也有责任激励供应商、引导消费者向有利于生态经济平衡的方向发展。通过把新的环境准则纳入采购行为,要求供应商提供环认证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环境承诺,对供应企业起到宣传广告作用;旅游企业对消费者的引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生态产品、服务和企业生态经营的信息,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二是向消费者宣传、灌输、渗透企业生态产品、服务及企业生态理念,刺激和创造消费者生态需求。旅游企业可根据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资源节省使用等原则制定产品和服务的生态价格来引导顾客的生态消费。

(五)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

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要从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转化为生态资源配置和利用,这将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企业设计建造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第二,推进高科技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旅游产品销售网络化、设备功能的深度开发、能源系统的技术革新等措施,达到市场的充分扩大、管理效率的提高、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本内涵扩大再生产。第三,变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再开发,通过有系统、有步骤的实施企业人员的招募、选择、培训及合理流动等,达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进而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有效和节约利用,形成与其它资源的良性循环。

小结:

生态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变革,协调好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关系是企业生态管理的核心所在,唯有实行生态管理,旅游企业才会拥有强劲的竞争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信用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对生产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信用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创新模式。

我国出口贸易风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政务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e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再设计。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解决机制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研究。

论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状况与企业信用管理的构建。

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农大毕业论文工程项目管理选题

工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项目经理队伍的培养、考核、升迁机制研究。

项目团队组织架构与团队战斗力的整体优化研究。

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控制机制研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项目融资研究。

工程项目资金计划与资金平衡方法、控制及优化研究。

工程项目目标系统的建立与目标系统的分解(实例)。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微课在旅游管理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5、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现状的调查问卷。

7、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安全风险防范及管理措施。

8、智慧旅游视域下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途径。

9、新时期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11、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12、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形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

14、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5、社区角度下生态旅游管理的研究。

16、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分层培养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探索。

18、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分析。

1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分析。

2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实践教学探索。

22、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浅探。

23、浅谈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语言素养。

24、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5、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6、浅谈旅游管理教学中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运用。

27、关于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8、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9、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双师”素质途径研究。

30、浅谈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

32、新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融合研究——以广西某高职院校为例。

34、深度融合的高职旅游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35、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36、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院本教材开发研究。

38、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探索与研究。

39、“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40、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采购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基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电子商务架构研究。

军区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招标管理系统。

基于竞争性谈判的采购管理机制研究。

吉林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供应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电子采购系统中的管理因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战略采购研究。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中油化建钢结构公司的采购管理研究。

面向对象的建筑器管理材决策系统。

政府采购风险防范与管理。

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必要性及完善措施研究。

ibm采购(中国)有限公司采购及供应商管理新模式研究。

精选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3、消费者行为研究。

4、现代商务谈判。

5、激励理论的研究。

6、领导理论的研究。

7、组织发展与变革。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营运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简述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数据分析下的零售行业大卖场营运管理研究。

广东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管理及对策研究。

公交企业智能化营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综合安全评估在fpso营运管理中应用研究。

出租车共乘问题研究。

中小型货代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

成雅高速公路收费基础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主题公园群落研究。

高速公路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济菏高速扁平化运营管理模式设计与实现。

我国养老金财务问题探讨。

宁夏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epon技术的高速公路视频千兆以太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技巧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基本命题研究,如积累性学识、路径依赖、边际搜寻、能力演进和起源,等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企业专业化、多元化和战略联盟发展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比较方法研究。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提示](1)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类型;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和管理;学习型组织的设计原则;如何培育和建立学习型组织。

(2)企业团队管理:群体的特点与结构;群体规范与劳动效率;团队与群体的关系;如何塑造高效的团队;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团队的领导者与团队的管理。

(3)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家特征及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企业家特点及企业家生存环境研究;企业家成长模式;中国企业家特点及相关问题研究。

(4)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内容及研究方法;项目管理中涉及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主观经验问题研究;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如何提升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技巧。

(5)企业联盟问题研究:联盟的类型及形式;联盟的作用及特点;战略联盟与学习型联盟组织的特征;联盟战略模式的理论分析;中国人世以后,联盟企业的发展模式。

3、消费者行为研究。

[提示]消费者心理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流行时尚研究;针对消费心理的各种营销模式;影响消费心理的社会因素(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未来消费心理变化趋势分析及企业营销模式。

4、现代商务谈判。

[提示]谈判基本问题研究;谈判的理论分析;谈判的基本原则与规则;谈判中的心理分析;商务谈判的策略技巧研究。

5、激励理论的研究。

[提示]激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激励机制;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分析与评价;激励理论的应用(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6、领导理论的研究。

[提示]领导者的素质;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7、组织发展与变革。

[提示]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动因;组织发展与变革的阻力与对策;组织发展与变革的模式;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提示](1)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存在一个误区:“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按照“战略+文化=卓越”的指导思想,选择或培养适合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内涵。

(2)对优秀企业或成功企业的文化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便推广。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提示](1)企业虚拟组织:企业之间的联盟,达到准一体化运作(比如海尔的“工业王国”)。这种经营组织形式可从虚拟开发(企业之间科研人员的虚拟组织)扩展到虚拟生产、虚拟销售、虚拟管理、虚拟服务等。

(2)在电子商务时代,传统的企业虚拟组织达到了升级。一条供应链上紧密联系的企业集合(b―b),在其经营组织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连接和控制起主要作用,能够达到生产经营的同步化运作,从而实现零库存。这样的企业集合被理论界称为“扩展企业”。

(3)描述其同步化运作过程和企业内部团队精神外化------企业团队。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2)企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强。如果不存在资源互补的组合效果,如果不存在资源共用带来的范围经济性,那么其企业规模的扩大就是非理性的。

(3)需要研究一个小企业或大企业发展如何获得协调效应的战略性理论与方法。

11、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提示](1)优秀企业的发展过程一般是:产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在第三阶段,企业的价值增长点变了,经营方式也不同于前两个阶段。

(2)企业需要识别自己的智力资本存量。一般来说,智力资本构成: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

(3)目前国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和对企业智力资本经营策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潜力还很大。

12、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提示](1)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多角化不断扩展,品牌延伸(品牌扩张行为)越来越多地被企业采用,但需要客观评价其利弊。

(2)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品牌延伸普遍存在非理性的问题。

(3)需要探讨品牌延伸的利益,品牌延伸的风险,品牌延伸的原因和品牌延伸的有效对策。

13、克服“克隆公司”现象。

[提示](1)通过实证说明近年来很多企业跳槽后的员工“克隆”原公司的产品、管理模式和销售渠道等企业的战略资源,给原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探讨企业克服“克隆公司”现象所应采取的对策(三道防线)。

14、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提示](1)调查一个大企业,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其组织结构复杂,企业运作的组织成本很高。

(2)指出分工强化的弊端,提出按照“一贯管理”的原则重新设计组织的思路或方案。

(3)阐述如何按“信息化新思路”设计作业组织流程,以改变组织运作的常规。

15、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提示](1)波特观点:“价值蕴藏在范围更广阔的一连串经济活动之中”。跨国经营使得企业的经营空间更为广阔,或者说可以在更大的空间里安排价值链。

(2)依据对一个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实证分析,提出在企业过程中价值链从头至尾优化安排的一般性原则和指导方针。

16、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提示](1)一个企业的价值增长,还取决于这个企业所在的产业链的贡献。

(2)一个产业链是怎样产生价值的?(或者说,它的经济性是怎样实现的?)。

(3)分析一个具体的产业链,证实它的标准化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

17、人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提示]。

(1)可以彩电业为例,对其产业进行分析,如:市场供求矛盾,生产资源利用率,市场份额划分,进入障碍和移动障碍分析,市场退出机制的灵敏性,替代品威胁,外国企业的威胁,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产业不经济的原因,等等。

(2)对人世后该产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进行分析。

(3)对人世后国内该产业中领先企业,进行swot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如:是继续打价格战还是打价值战,是继续国内市场渗透还是目标市场移向国外,是继续资源集中还是资源分散或转移,等等。

18、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提示]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应用性目的是要提示企业经营成败的原因,探寻企业竞争优胜劣汰过程的某种规律性。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企业竞争力分析方法;中国企业竞争力现状;企业总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保护。

19、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提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加入wto、引入跨国并购投资和按照国际惯例运作,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全新形势,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问题随之产生。因此,需要重构国家经济安全理念,确立新的安全思路和保障对策。

20、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提示]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飞跃,也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优势和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要,网络经济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井对现代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方面的选题可包括:网络经济对企业成长方式的影响;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的影响;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21、论企业战略联盟。

[提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其中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研究: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企业战略联盟对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企业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的重组整合和合作创新的意义。

22、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提示]资源之所以成为资本,是由两种不同的资源定价方式决定的。一种是对资源直接定价,一种是对资源间接定价,间接定价的资源就是资本。人力资源也是一种有价资源,人力资源的间接定价就是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它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实现人力资源资本化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3、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

[提示]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我国加入wto,可以说给西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紧紧地抓住机遇,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正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24、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提示]我国加入wto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采取与外国企业合资的方式求得发展。这些企业都会面临因其成员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磨擦,它客观存在,往往是导致经营管理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跨文化管理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25、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提示]股票期权是指经营者享有在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如3-5年内)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在约定期限内,若经营者经营有道,公司业绩将增长,股票价格也将随之上涨,经营者按照事先议定的价格购买股票后在股市上抛出,就能赚得买进股价与卖出股价之间的差价。股票期权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如今作为一种重要的长期激励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股票期权的含义;实行股票期权制的意义;我国在股票期权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对策。

26、企业如何应对“人世”的机遇和挑战。

[提示]目前,世贸组织的成员已有130余个,其外贸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世贸组织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如何应对人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正确认识企业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对策。

27、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提示]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最初是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专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此后,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多元化经营战略风靡一时,各国企业争先采用。如何实施适度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我国一些大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产生及发展;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机;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28、虚拟企业。

[提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消费需求日新月异,身处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企业,只有敏锐掌握市场脉搏,建立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形式,适应变革时代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虚拟企业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拓展空间。因此有人称之为“正酝酿着的一次新的企业革命”,是“公司疆界向一个无形空间的大拓展”。所谓虚拟企业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企业以自已拥有的优势产品或品牌为中心,由若干规模各异、拥有专长的小型企业或车间,通过信息网络和快速运输系统连接起来而组成的开放式组织形式。其主要研究内容有:虚拟企业的含义及特征;虚拟企业的类型;虚拟企业成功运作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9、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示]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它是企业独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是至今为止企业战略理论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20世纪80代以来,关于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核心技巧与战略、产业发展与绩效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能够解释成功企业长期存在竞争优势的原因,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特征;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0、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

[提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名牌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名牌作为著名的产品品牌,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与科技的结晶。中国名牌商品的崛起,对于大力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振兴民族工业,加速国民经济的腾飞,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外国商品的大举压境和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我国的名牌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实施我国的名牌战略,保护我国名牌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必要性;企业如何实施名牌战略。

31、企业成长研究。

[提示)对企业成长主要研究企业存在的方式、成长的途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企业的规模限度。可以从下面几种视角中选择一种作为主线脉络进行分析: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研究脉络;以企业资源约束为主线的脉络;以企业知识转化及企业自组织过程的演化为脉络。

32、知识管理研究。

[提示]对知识管理主要研究与企业知识的生产、共享、转化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及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参考选题:企业知识的创新能力研究(关键词:比较研究,评价体系,竞争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制度安排(关键词:知识团队管理,知识平台,价值观、沟通机制及激励机制);通用性与专用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关键词:工资与期权制度安排,套牢,资源组织方式)。

33、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提示]对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主要研究组织结构及形态的发展历程、变化趋势及权变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参考选题:组织成长与组织形态演变;新兴组织形态研究(虚拟组织,战略联盟,网络组织);组织变革动力机制研究。

34、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提示]比较不同国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分析我国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东方锅炉、银广厦等上市公司违规经营、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措施并探讨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

35、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提示]管理伦理实际上是将管理活动中的很多“他律”转化为“自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激发员工潜能等目的。本题目可以首先总结管理伦理的基本内容与作用;然后通过案例分析不同类型或行业的企业(如创新型企业与传统型企业)管理伦理与经营活动的匹配;最后结合我国经营管理变革讨论我国企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36、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提示]总结网络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模式或规则的改变,分析发生这些改变后,组织结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对传统管理模式和方式的变革。

37、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提示]比较美国、日本、印度等不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总结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关系;探讨我国如何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处理好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关系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38、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提示]人世后,我国的it企业至少有三类:一是如联想等从事it产业多年的企业;二是如tcl等由别的行业延伸至it产业发展的企业;三是如英特尔等国际性大企业。本题目可以具体剖析单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可以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模式。

39、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提示]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海尔等公司引入了建立在业务流程重组、计算机软件编程基础上并覆盖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bbp(自我掌控的电子采购)、erp(企业资源重组计划)、drp(分销物流系统)、cpm(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等内容;而通用汽车公司在长期的经营中也建立起了将jit、柔性生产线、按需定制、供应商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管理信息系统。本题目可以以案例研究的方式选取不同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实践来分析如何建立这种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0、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提示]对下列主要方式进行重点研究。

(1)并购方式:并购的差别效率理论表明,一家效率高的企业并购效率低的企业,使其效率得以提高,不仅会给个别企业带来利益,而且会带来社会效益。行业内的高效率企业更懂得如何改善被井购的低效率企业的经营业绩,促使社会资源从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集中,使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达到最优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并购按行为方式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2)战略联盟方式:战略联盟方式,能使企业之间存在的资源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互补性在联盟中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并且企业在联盟中相互学习,可以实现共赢。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股权参与、合资企业、联合开发与经营的伙伴关系、许可证转让等。

(3)资产重组方式: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不具备发展条件、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非核心产业,应采取拍卖、租赁、资产剥离、资产置换等方式,出售产权,变现资产,将盘活的存量资产,投入核心产业;对亏损严重、无法生存的企业应果断进行破产重组;对仍有发展前途、债务负担较重的企业应进行债务重组,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债务负担很重的核心企业,应积极申请债转股政策:对长期未收回的债权应采取以让步为特点的债务重组方式,尽可能减少损失。

41、企业并购研究。

[提示]并购可按产业类型或典型企业进行研究。

(1)我国加人wto后,国内企业可通过并购来提高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并购的理论分析可结合交易费用理论或并购的效率理论等进行。

(3)并购的运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42、管理者收购研究。

[提示]管理者收购的涵义;管理者收购的方式;管理者收购的运作过程;管理者收购的税收和法律规定。

43、战略联盟研究。

[提示]战略联盟的意义;战略联盟的基本动机;战略联盟的运作;战略联盟的管理。

44、租赁经营研究。

[提示]租赁经营的特点;租赁经营的业务程序。

45、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提示]定制生产模式概述;定制生产模式的前景与应用范围;定制生产模式的产品设计要求;定制生产模式的生产系统设计要求;定制生产的计划管理模式。

46、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提示]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战略选择;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价值定位;全球化条件下生产战略的特殊性;企业生产战略的选择。

4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支持体系的设计与管理。

[提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支持体系;支持体系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各支持体系的系统协调。

48、jit我国企业的运用。

[提示]jit的基本知识;jit在国外的发展;jit在我国企业运用的现状;jit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措施。

49、m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提示]mrp的基本知识;mrp在国外的发展;mrp在我国企业运用的现状;mrp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措施。

50、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

[提示]计划及生产计划的特点;生产计划系统的设计原则;生产计划系统的选择;生产计划系统的运行与协调。

51、企业生产性资源的计划管理。

[提示]物质供应网络建立与管理、设备管理等;资源的特性;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在我国运用存在的问题、问题分析及措施。

5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提示]企业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问题研究与分析;采用的分析工具;方法及措施。

53、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提示]企业系统的质量形成要素及过程;关键点的控制方法;过程的控制方法;质量管理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54、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提示]质量管理标准的种类;特点与适应范围;未来趋势。

55、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提示]amt概述;amt条件下的质量管理特点;基于amt的质量管理体系设计。

56、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提示)(1)各国公司治理原则和不同治理模式中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2)我国股东权益保护的缺陷:国有企业改革中对股东权益的忽视;非国有企业中大股东的权力过度问题严重;股东权益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完善。

(3)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股东权益:保护股东的选举权;提高股东大会的参与度;促进股东诉讼权的行使;发挥股东机构的作用。

5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提示](1)董事会的职责与构成的比较分析:董事会的职责分析;董事会的规模分析;董事会的结构分析;董事的责任分析。

(2)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决策功能弱化;独立性差;结构单一,独立董事制度尚待完善;董事长责任重,董事责任不明确;董事会经营管理的精力和能力不足。

(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建议:强化董事会职责;完善董事会的规模和结构;建议实行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制度;强化董事会的经营管理职能;完善董事的报酬制度。

58、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提示]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适度规模分析;我国利用外资方式的战略选择;开放经济中适度保护我国的民族经济战略;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59、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提示](1)公司合并概述:公司合并及其特点;公司合并的形式与程序;公司合并的关联人与合并动机分析。

(2)公司合并中股东利益的保护:股东决议制度的维护;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的保护;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国有股东利益的保护。

(3)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明确保护的范围和性质;保护程序规范化;完善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对策。

(4)公司合并中职工利益的保护:合并知悉权与建议权的行使;职工债权的继承;劳动合同关系的继承;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经济补偿;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60、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提示]购并战略实施的前期准备;购并战略中的谈判重心;购并过程中的适度包装;购井中的交易风险与未来经营风险分析;购并完成后的战略整合。

61、论管理创新。

[提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管理创新的含义及特征;创新的内容(制度、组织、文化和服务创新等)。

6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提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研究企业家的素质;什么是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素质的内容(德、才、体)。

63、试论中国加入wto的对策。

[提示]中国加入wto的必要性;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入wto的对策。

64、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提示]组织为什么要实现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的内涵;组织实现管理科学化的策略。

65、中国企业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提示]独立董事产生的根源;中国企业呼唤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的资格;独立董事该由谁来选任;独立董事的权利和责任;独立董事该不该索酬、持股;独立董事制度如何完善。

66、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难在哪儿。

[提示]大股东一统天下;股民不是股东;董事“不懂事”、不管事;“监事”不会监事;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不道德:法律法规不健全。

67、中国股票市场应建立退市机制。

[提示]我国股票市场建立退市机制的重要意义;国外成熟市场的退市机制;建立退市机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退市机制实施的困难和障碍;建立退市机制的政策建议。

68、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提示]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成长的对策。

69.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提示]虚拟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虚拟企业是信息时代管理组织的首选模式;虚拟企业为我国管理组织提供的启示。

70、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提示]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联系;跨国合并面临两种不同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冲突;解决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办法。

71、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提示]薪金、职务消费、福利补贴与股票期权的比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与经理市场的约束;建立以股票期权为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72、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提示]运用sw0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模型探讨中小企业的市场战略;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中小企业成长中的组织建设;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

73、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提示]对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方式,每种方式的利弊,实施的条件;员工持股计划的国际比较,在我国实施的现状及建议;报酬激励之外的有效激励手段。

74、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提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竞争致胜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识别与培育;技术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中的作用。

75、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提示]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机遇与风险);不可控环境的对策分析(适者生存);国际化经营的永恒主题(满足消费者需求);国际化经营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高机会与高风险的市场营销策略。

76、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提示)国际化经营的产品策略分析;国际化经营的定价策略;国际化经营的促销策略;国际化经营的分销渠道管理策略;大市场营销策略等。

77、启示与借鉴:流通企业迈出国门。

[提示]发达工业化国家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及经营战略的特色分析;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学习的经验,以及如何走出国门。

78、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提示]中国人世后所处的国际经贸环境、国内经贸环境分析;对国际化组织形式的选择;企业集团化趋势,综合商社的可行性;综合商社发展战略。

79、我国人世后,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预防。

[提示]对入世后面临国内外经贸形势的分析;市场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这方面的参考选题还有:

(1)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2)论实现物流现代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一场革命。

(3)论特许经营:商业发展的国际化潮流。

(4)论综合商社是企业集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跨国经营的首选模式。

80、人世后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提示]人世后,被视为“雷区”的我国服务业领域成为对外开放的重点,这也是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保险业、电信业、商贸旅游业、酒店业、咨询服务业等。

分析我国服务业企业现状,优势、弱势,人世后的机遇与挑战,在经营机制、经营规模、管理理念、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市场规范等方面如何与国际接轨,以及如何培养核心竞争能力。

81、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提示]人世后,中国加快了经济国际化步伐,政府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海外投资,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战略,获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利益。

分析我国企业在跨国投资和国际经营中的动因、优势,应具备的条件和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如国际经营经验和对国际惯例的掌握、规模与竞争实力、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等),投资的区域和流向,投资的行业与领域,以及在市场进入、跨国并购、全球竞争、国际营销、国际融资、跨国公司组织构建等方面的战略及措施。

82、中国跨国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提示]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的主角,而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起步晚、数量少、势力弱,这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是不相称的。

分析和探究跨国公司的基本定义(界定标准)、特征,如何按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公司战略、组织框架、内部管理体制、海外经营网络、生产体系和海外融资渠道、人才战略等)。

8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提示]11月6日,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第5次会议上,双方决定在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贸易额、经济总量来看,该贸易区将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发展契机(商品贸易、技术转移、间接投资、直接投资等),中国企业应制定的对策(包括政府支持政策、企业参与自由贺易区的的战略和具体对策,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84、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提示)(1)私营企业被誉为中国企业的新亮点,其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及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传统观念中这一落后的模式与其长期存在并发展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对家族企业进行界定(目前有起点说、静态说、和阶段说三种认识),分析家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及家族企业的发展取向。家族企业的发展取向有两种:一种是主张通过家族企业内部革新和社会制度创新,发展家族企业中的合理因素,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使二者结合;一种是以现代企业制度取代家族企业制度。

85、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提示](1)国有资产战略重组是我国国有经济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分析世界各国国有经济变化趋势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从中可以得到启迪与借鉴。

(2)资本社会化取代资本国有化,国有资本投入重点由“硬件部门”转向科研、教育、高科技等软件部门”,国有经济承担政府实现其经济政策的职能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减弱。这些趋势促进了国有经济规模的调整(国有中小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出售大中型企业的国有股),通过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向民营企业投资,实现国有资本和民有资本的双向融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核心议题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突破和转型创新,也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当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较为完备,未来的发展如何突破瓶颈,进而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展,主要就是靠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发展方式、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创新。因而,旅游业界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创新吻合了当下政策引导的主流方向。旅游管理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也成为当代旅游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发展潮流。

二、旅游管理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创新的内部环境。

国家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服务管理类人才培育的标杆之一,旅游管理高校本科实践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学术环境创新构建、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改进、教学思想和理念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无限发展空间。旅游管理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日益注重实践性内容。比如,项目教学环节的设置已经出现在主干课程的教学计划中,项目教学内容紧扣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使之得到凝练和升华。高校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中,日益加大扶持的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入,师生学术环境逐步开放。同时,学生群体在团学活动中,经历调查研究、实践训练等活动的不断锤炼。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和经验已经发展成熟起来,成为旅游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笔。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旅游业界、行业精英的第二课堂介入,极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行业壁垒式就业渠道,使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扬其所长,避免优秀专业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中低年级旅游管理专业班级学生分批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训;部分院校还借鉴西方国家旅游业的人才培养方法,中西交流学习也逐步开展。可以说,面临创新理念政策方针强势引导之下的旅游教育模式、旅游教育产品、旅游教育管理、旅游教育服务、旅游教育营销等方面的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改革前景日益广阔。因而,应充分发挥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日积月累的成果和作为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标杆的独特优势,大力拓展旅游管理本科教学新领域,提升新水平,更好地把旅游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三、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推动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旅游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其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和安排围绕培养学生这个中心,其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旅游管理教育力图构建基于人性化的两种实践教学模式,即“课程内实验教学”和“课程外实习、实训教学”。这两种实践教学是在综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及其优势的情况下开展的。这种人性化的实践教学创新方式,使得学生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得以投入热情、专注、精力和时间,创新精神得到鼓舞和激励,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需要加快理念更新。较高的职业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旅游业岗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而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探索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和理念创新。旅游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决定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培养是旅游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旅游人才市场可细分为专业教学研究单位、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从国际人才市场来分析,需要具备较强的整合创新能力、国际战略掌控能力和较强的经营管理水平,专业高端管理人才并不富余甚至短缺;从国内人才市场来分析,无论是专业核心还是中低端人才,都需要具备较强的旅游业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市场推进和控制能力,以及旅游业规范的管理服务能力。可见,不论国际还是国内人才市场都离不开创新能力,因而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实践教学的内核要求。

其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需要_制约因素。在近年的中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了旅游人力资本薄弱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高水平的旅游研发机构、旅游教育创新的激励不足等原因,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因而,要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地位;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旅游教学与科研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旅游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旅游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和区域分布,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和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

其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要突出个性化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是指,结合学生个性、兴趣和自身优势,让其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两种发展路径中自由选择,并就此对学生本人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和导师辅助。但现实情况是专业课程建设缺乏“个性化”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从本专业与高校其他专业实践教学相比较,其课程内容设置不具有专业个性化特色和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因而导致本专业就业难度加大。从本专业内部来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的实践教学与大专或中专实践教学并无明显差异,因而不仅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各层次市场需求,更要关注本科实践教学创新和特色内涵的深入挖掘。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必然导致实践教学缺乏个性化创新。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历史缘故,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多有雷同,甚至与产业发展脱节。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国内行业发展方向,因而,计划编撰的基本教材也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无法与时俱进。

四、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创新的现实意义。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检验。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多环节的教学互动,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它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适应旅游市场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创新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要求校院系多个层面协同创新,实施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学,以使实践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取得好的效益。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正是符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实践教学工作发展的进程,具有其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