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汇报 > 最新红色诗集手抄报 红色的诗集序言(通用5篇)

最新红色诗集手抄报 红色的诗集序言(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3:32:15

作者:书香墨 最新红色诗集手抄报 红色的诗集序言(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色诗集手抄报篇一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8时10分,林妙可小朋友一袭红裙出现在表演区,成为全场的焦点。随后,旋律优美的童声《歌唱祖国》响彻在鸟巢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56名各族儿童的簇拥下,进入会场。瞬间,现场十万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看台上那些跟着旋律合唱的人们,脸上已淌满激动的眼泪。此时此刻,《歌唱祖国》已成为一种心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延安鲁艺,冼星海送给王莘写歌曲的活动铅笔

王莘,原名王莘耕,19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酷爱音乐,并学会了吹笛子和拉二胡。父母想把他培养成作曲家,但家里穷得连中学都供他不起。1932年,14岁的王莘来到上海,在先施百货公司谋了一份职,做见习店员,替顾客送货。在他晚年谈起这段经历时,记忆最深刻的,竟是自己被日本人狠狠扇过的那两记耳光。

那是一个午后,王莘要替公司把一只沙发凳送到一个叫伊藤的日本武士家里去。半路上,王莘被地痞流氓敲诈,沙发差点被人抢了去。好不容易把沙发背到伊藤家却见房门紧闭。没有办法,也只能干等。怕再被人抢了去,王莘坐到凳子上,并用双手紧紧抓住沙发扶手。不想这一坐,却坐出了祸事。伊藤午睡后起来开门,见王莘竟坐在自己新买的沙发上,顿时大怒,恶吼道:“你这只xxx,大大的坏!竟然坐在我的沙发凳上,你吃了豹子胆啦!”

王莘被伊藤这么一吼,吓得赶忙站起身来,“伊藤先生,我是怕――怕这只凳子被坏人再抢了去。刚才在路上,在路上……”王莘突然觉得不能在日本人面前把刚才沙发差点被流氓抢了的事说出来。日本人是外国人,流氓是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说中国人的坏处总归是没有面子的。于是把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使劲地用双手拍打着裤子,向伊藤解释:“伊藤先生,你看,我的裤子是干净的,昨天刚洗过,真的”。伊藤全然不听,扬起巴掌,朝王莘的脸上轮过去,“啪、啪”两声脆响,王莘的脸上留下两处红红的巴掌印。“这是高级的西班牙格兰帝沙发凳,像你这样的穷瘪三,永远的不配坐!”

两记巴掌,让年少的王莘心底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要不想让别人欺负,就得自己强大。从此,他白天干活,晚上去先施公司二楼的量才职业夜校学习国文和英语,并开始自发地参加一些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就是在那段时间,王莘结识了左翼进步音乐家冼星海、吕骥、孙慎等人,后来还参加了冼星海、吕骥领导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被派到宁波等地宣传抗日,成为一名进步青年。

1938年,王莘终于实现了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的愿望,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老师学习作曲。当冼星海写出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在“鲁艺”排练、演出时,王莘担任其中《河边对口曲》中王老七的领唱。1939年7月7日晚上的那场演出,成了王莘一辈子抹不去的记忆。

那天,是华北联大正式成立并在延安桥儿沟xxx堂西侧的广场上举行成立大会的日子。联大成立后,师生们就将开赴敌后战场。、、xxx、等中央领导都参加了成立大会。在大会上讲话,号召大家到敌人后方去,动员群众,坚持xxx到底。

成立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由鲁艺全体师生演出《黄河大合唱》。演出开始后,很快就到了由王莘扮演的王老七上场的时候。依着侧幕候场的王莘此时却全身抖得厉害。扮演张老汉的关鹤同悄悄问王莘:“你怎么上身都在发抖,是不是在下面看戏你紧张了?”王莘摇了摇头。

“那你生病了?”

“没生病啊,我在发抖吗?”王莘用有些颤抖的声音悄悄回答。

“抖得厉害,肩和脑袋都在抖。”

王莘使劲耸了耸肩,说:“我激动。这虽然是一场告别的演出,但歌声让我热血沸腾。你明白吗,这不仅仅是歌声,更是战争中一个誓死抗拒亡国耻辱的正义力量的怒吼。我太激动了!这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激动过,真的。”

终于上场了,王莘全情投入,演得传神,唱得精彩。他和关鹤同扮演的王老七与张老汉的对唱,激起了阵阵热烈掌声。

广场上的演出仍在进行,远方却传来滚滚雷声,大风呼啸而起,卷起阵阵尘土。刚从台上下来的王莘担忧地对关鹤同说:“不会是要下雨吧”。关鹤同打趣:“那可难说,接下来该《黄河怨》了。说不定能感动天地来它个倾盆大雨。”

关鹤同说的本是趣话,却巧合地得到了应验。当演出进行到女声独唱《黄河怨》时,剧中人刚唱到“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时,一声霹雳凌空炸响,滂沱大雨瞬息而至。广场上的汽灯被大风吹灭了,舞台一片黑暗。

狂风暴雨中,台上的汽灯刚被点亮,又被大风吹灭,广场再次陷入漆黑之中。

“下这么大的雨,和中央领导怎么办?”因为演出是在广场上进行,观众席全是露天的。王莘猜想,首长们不能淋雨看戏,也许已经离开了。

又有一盏汽灯被再次点亮,王莘趁着那一瞬间的亮光,使劲地在观众席中寻找。

“鹤同,我看见了。还在,中央领导们还在”。王莘激动万分,全身竟不住再次颤抖起来。。

这次特别的演出经历,让王莘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首好歌,可以唱得让人热血沸腾,也可以听得令人激情澎湃。

离开鲁艺前,冼星海送给王莘一支活动铅笔,并对王莘说:“我用这支笔写下了《黄河大合唱》,你要毕业了,我把这支笔送给你,希望你也能用这支笔写出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

天安门广场,王莘深情凝望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象征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王莘在北京参加了开国大典,面对盛况,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0年9月15日,正值国庆一周年前夕,正在北京出差的王莘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那天,天安门广场朝阳灿烂,金光四射。抬头仰望,天特别地蓝,没有一丝云彩,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天安门城楼上,工人们正在悬挂大红宫灯,一派节日的喜庆。广场上,锣鼓喧天,鲜花如海,一队队少年儿童敲着鼓、吹着号、唱着《少先队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正在练习队列,准备接受国庆检阅。

王莘被孩子们的歌声所吸引,便不自觉地跟在了一支队伍的后面。并与带队的朱老师愉快地交谈起来。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万里无云,天蓝蓝的,地亮亮的。王同志,你快看,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我看到了,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去年10月1号,就是在这个广场上,我见证了亲手升起这面五星红旗”。王莘的思绪好像一下子又回到去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场景,忍不住充满深情地吟诵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王同志,你脱口成诗,是个诗人吧?”王莘被朱老师这么一问,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解释:“不不,我只是说说现在看到的情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地方!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在王莘收到活动铅笔的第11个年头,也就是1950年,《歌唱祖国》诞生。王莘终于用老师赠予的那支写过《黄河大合唱》的铅笔,写下了这首鼓舞人心的、不朽的歌曲――《歌唱祖国》。

自制歌片,从工人群众中唱遍全国

《歌唱祖国》写出来后,有人认为这首歌的旋律不够民族化。虽然在天津耀华中学的首演和此后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演出都很成功,很受人们欢迎,但王莘把歌曲寄到报社希望能发表时却被退了稿。不过王莘并没有因为被报社退稿而放弃这首歌,而是动手刻印歌片,去工厂、去学校,在群众中广泛教唱。

一年后的一天晚上,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的协议,庄严宣告中国农奴制度从此结束的消息时,许多人乘着大卡车上街欢庆胜利,一路上群情激奋,高唱着《歌唱祖国》。那激越奔放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天津和平路的夜空中。与时同时,《歌唱祖国》也传唱到了北京,并深受人们喜爱。1951年春天,王莘自制的歌片传到北京工人合唱团。到了夏天,北京电台播放了北京工人合唱团的《歌唱祖国》演唱录音。一时间,《歌唱祖国》便在北京的工厂、学校、社区传唱开来。

1951年国庆节前夕,王莘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孙慎问他:“有首叫《歌唱祖国》的歌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据说是从天津传出来的,老王,你是天津音协主席,请你帮忙查一查这首歌是谁写的,请把词曲快寄来,中央文化部急要!”

红色诗集手抄报篇二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红色诗集手抄报篇三

这是一个民族

攥紧的铁拳

锻造出砸碎枷锁的铁锤

这是一个民族

不屈的脊梁

挥动收割希望的铁镰

这是黑暗的岁月

殷红的鲜血

染红了七月的苍穹

中国啊

南湖的红船

扬起铁锤与镰刀交织的风帆

装载水深火热的呻吟

勇敢的呐喊!

风一路,雨一程

一百年的长路

一百年的艰险

锻打出一个独立的希冀

收获一个民族振兴的期盼

于是,南昌起义的枪声

射出第一颗消灭旧世界的子弹

于是,雪山草地

长缨在手,红旗漫卷

于是,青纱帐、林海雪原......

杀声阵阵,硝烟弥漫

于是,南方北方

到处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于是,长江黄河的怒吼

让侵略者胆战心寒

于是,消灭蒋家王朝的炮声

让世界震撼

这一刻

书写一个大写的感叹

在神圣的时刻

举起三山五岳的庄严

起来,起来!

凝聚铁锤和镰刀的尊严

用鲜血和胜利的泪水

升起一幅红色的图案

在红旗的指引下

迎接一个民族

站立起来的盛大庆典

这一刻

盈满泪水

凝望一百年的理想与信念

无数先烈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这一刻

用虔诚的仰望

在一座丰碑下

镌刻不朽的画卷

这一刻

送上无数个真诚的祝愿

歌唱一个春天的故事

歌唱一个辉煌的一百华诞

仰慕飘扬的红旗

气势磅礴的伟岸

用走遍天下的哲理

谱写振兴中华的诗篇

让崇拜和信仰

见证沧海桑田的巨变

让红色的旗帜

飘扬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万水千山

让力量和神韵

注入一个民族的灵魂

承载中华民族腾飞的梦想

奋勇向前!

红色诗集手抄报篇四

林基路

我噙泪低吟民族的史册,

一朝朝,一代代,

但见忧国伤时之士,

赍(音:积)志含忿赴刑场。

血口獠牙的豺狼,

总是跋扈嚣张。

哦!民族,苦难的亲娘!

为你那五千年的高龄,

已屈死了无数的英烈。

为你那亿万年的伟业,

还要捐弃多少忠良!

铜墙,困死了报国的壮志,

黑暗,吞噬着有为的躯体,

镣链,锁折了自由的双翅,

这森严的铁门,囚禁着多少国士!

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

无穷的罪恶,终要叫种恶果者自食,

难闻的血腥,用噬血者的血去洗。

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

砍头枪毙,告老还乡;

严刑拷打,便饭家常。

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

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

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红色诗集手抄报篇五

一百年风雨历程。

思一生,念一生,

想着你热血沸腾。

哦!党旗,

一缕缕情丝紧系着民心,

一滴滴热血染成了风景。

铁锤锻打出现代的文明,

镰刀收割民族兴旺与欢欣。

日一轮,月一轮,

新世纪和谐为本。

情一腔,爱一腔,

跟你走步伐坚定。

哦!党旗,

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民心,

一次次挥手指引着前程。

天地见证你永恒的魅力,

危难彰显你的力量和神韵。

啊!党旗,

你是中华腾飞的灵魂,

你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带领人民走向繁荣昌盛,

未雨绸缪造福万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