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稿 > 2023年谦虚的名人故事大全

2023年谦虚的名人故事大全

时间:2023-10-21 19:07:25

作者:GZ才子 2023年谦虚的名人故事大全

梦想是一种强烈的心灵追求,它激励着我们为之奋斗。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对梦想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通过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精彩经历。

谦虚的名人故事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时,他对慕基人之一。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相传古代黄河一直归河伯管辖。这位河伯非常敬业,始终守护着黄河,因此没有时间到黄河以外的地方去看看,所以他深为黄河滚滚的浪涛而感到骄傲,认为天下壮观的景象全在自己这里。得意之余,他决定到别处看看,于是顺流而下,一直到了北海。河伯站在北海边向东望去,只见海天相连,一眼望不到边,不禁十分感慨,对北海海神说:"俗语说“听了几条道理,就以为天下再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开始我还不相信有那样狂妄自大的人!现在我亲眼看到了浩瀚无边的大海,要不是我来到你这里,我一定会永远被那些有见识的人耻笑。"。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美文摘抄)。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度假,每天仍然背着画夹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名人故事:谦虚

相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

像白居易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后人传诵。

名人故事:谦虚

宋代学者谢良佐,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和老师分别一年之后,去拜见老师程颐。程颐说:“分别又一年了,这一年在学问方面下了什么功夫?”谢良佐回答说:“也只是去掉一个‘矜’字。”程颐说:“是什么缘故呢?”谢良佐说:“因为仔细检点起来,所有的问题和毛病都是出在这里的。

如果能够克服了这一个大缺点,就能够有上进之处。”程颐点头表示赞许,借机向在座的其他学生说:“这个人做学问,能恳切地求教,切近地思考。”

牛顿不谦虚的名人故事

牛顿其实是胡克的晚辈。早在1662年,胡克已成为英国王家学会的实验主管,而此时牛顿还是剑桥大学的学生。1969年,牛顿当上剑桥的教授,开始讲授他的光学研究。1672年,牛顿被选为王家学会会员,作为见面礼,他给学会寄去一篇论文,提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但是遭到了胡克的猛烈抨击。(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波),牛顿无法忍受,威胁要退出学会。在学会书记劝说下,牛顿才留了下来。

但是在1675年,牛顿发表的另一篇光学论文招来了胡克更猛烈的'抨击。胡克认为,牛顿论文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从他在1665年发表的《显微图谱》一书中的有关论述中搬来的,只是做了某些发挥。两人进行了一番貌似彬彬有礼其实暗藏讥讽的通信。

牛顿在1676年2月5日致胡克的信中写道:“笛卡儿(的光学研究)迈出了很好的一步。你在一些方面又增添了许多,特别是对薄板颜色进行了哲学考虑。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后面这句话被认为是牛顿的谦虚,后来被许多人当成座右铭,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牛顿其实看重实验和数学计算而蔑视胡克的哲学思考,并且胡克身材不高、驼背得很厉害的话,就可以明白牛顿的这句话并不是在恭维胡克。

多少年过去了,不知内情的人都把牛顿奚落胡克的这句话,当作了谦虚,人们把牛顿热爱科学的故事用作教育的材料,却忽视了这句名言真正的来龙去脉,只能说是一个被人为误传的美丽。

谦虚的名人故事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当他临终的时候,来探望他的亲朋好友在病榻边说: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了伟人二字便摇摇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样看我,我自己只觉得似乎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

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熟悉,被发现哩。停顿片刻,他又说:假如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说完这段话,他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谦虚好学的名人故事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谦虚的故事

比尔·盖茨是美国首富,沃伦·巴菲特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美国超级富豪。可是,盖茨却是巴菲特的仰慕者,而非相反。

巴菲特有“股神”之称,可是他选股票进行投资的决策很简单,不但长期不变,还广为人知,在这种情景下,却从来没有人在这一方面超越过他。

这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巴菲特对于投资有三个不要:不要贪婪,不要跟风,不要投机。

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如果没有惊人的意志力,完全做不到。

贪婪是人的本性,跟风是人得天性,而投机简直是快速致富的不二法门。可是巴菲特把这些全都屏蔽掉了。

对一个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它的产品,它的经营策略,它的市场对象,它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它的股东的诉求,它的市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是巴菲特要做的事。一条简单的规则背后,有无数基础工作需要去做。从这个角度来看,巴菲特的成功是不是那么的容易复制比尔·盖茨仰慕巴菲特,并不仅仅由于巴菲特在投资上具有极为精准的眼光。作为被美国政府优待的超级富豪,2011年8月15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停止宠爱超级富豪》一文,认为像他这样的符号享受异常减税优惠,而那些穷人和中产阶级却在阿富汗为过作战,是不公平的事。

巴菲特关于财富的眼光,和他创造财富的眼光一样精准。他不仅仅是比尔·盖茨的偶像,也应当是其他很多人得偶像。

当然,看一个人,不能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和比尔·盖茨一齐环游世界宣传慈善,巴菲特没有自我打自我的脸。

可能会有人说,巴菲特如果把自我宣传慈善的钱捐出来,难道不比他去宣传更有效果吗类似的问题李连杰也遇到过。这位出生于中国,成长于中国的功夫巨星,为了慈善创办了壹基金,应对问题的.时候回答的是,慈善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他是期望能够将慈善的理念更大范围的为人所知,这远比一个捐出自我所有的财富要重要。

我自认为不如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我也相信比我有钱的人即使在中国都有很多,可是,我仍然建立起一支慈善基金。我认为的慈善理念就是,不是一个捐出的钱越多就代表他对慈善更为热心,慈善只是回报这个社会的一个手段,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他人。

财富不应当是这样被使用的,尤其是我所拥有的财富,是我和我的员工们一齐创造的,我的员工们理应优先得到这批财富的一部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从榜样那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自我想拥有却还不完善或者不具备的东西。我的几乎所有的对于财富、道德、人生等等的认识,都是学习而来,再从榜样那里参照不足。

如果说,巴菲特给盖茨树了一个榜样,所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都为我树立了榜样。

一个人最初的那些认识,基本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我感激我的父母。我今日所做的,我觉得所有无愧于心的那些事,所有那些让我某一天也能够成为榜样的那些事,我是为了我的儿子而准备。

当他有一天成长起来的时候,当他有一天比我更为杰出的时候,我期望,我无愧于我的儿子,我期望他能够说,他是以我为榜样而那么杰出。比尔·盖茨是这么做的,沃伦·巴菲特也是这么做的。如果说,连他们这些几乎从来没有招致恶评的超级富豪们都在这么做的时候,我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如果有比他们更好的存在,我也会修正我的目标。可是在此之前,我的方向是如此明确,会指引着我一路向上。

谦虚的故事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作家。

女作家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明白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位不入流的作家而已。

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是否能让我拜读一两部”。

“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

男作家更加证明自我的确定了。

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了,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

“《飘》。”女作家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

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丽特·米切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此刻,我们都明白她的名字。而那位自称出版了339部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查了。

谦虚的故事

我家庭院里,种了一盆海棠科的植物,叶子是暗红色的,生长得很茂密,但是一直没有开花。

有一天,妈妈告诉我:"那盆红色的叶子开花了!"我听了觉得很奇怪,因为,每天都是我在照顾花花草草的,怎么就没看见有花呢?也许是我疏忽了,于是我到庭院里去看,证实妈妈说的话是真是假。

走到那盆"红色叶子"面前,我还是没有看见花,我说:"妈,哪有什么花呀!"妈妈却指着浓密的叶子底下说:"喏!这不是花吗?"仔细一看,果然,在一丛丛暗红色的叶子下面,已开出许多粉红色的小花来。花瓣的形状上圆下尖,很多朵纠结在一起,一丛丛地垂在叶子底下。由于这种植物的嫩叶也是粉红色,若不留心察看,绝对分辨不出这是花朵。

我惊讶地说:"我还没看见过这样奇怪的花哩!"妈妈说:"这是世界上最谦卑的花呀!"。

可不是,隐藏在浓密的叶子下面,不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求闻达,不出风头,这种谦逊、清高的美德,岂不是花中的隐者和高士?在这个纷纷扰扰的浊世中,实在是不可多得。

我常常觉得,谦逊这份美德,已渐渐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了,在现实社会里,很多人都爱吹嘘,一有机会,就极力地卖弄、炫耀自己的学识、财富、地位,唯恐别人不知,而且还要夸张、渲染,藉以提高自己的身份;相反,一个人要是谦虚和恭谨,反而会被别人瞧不起。

当然,有识之士都厌恶那些爱吹牛和夸大其词的人,认为那是无知和浅薄,真正有才能、有智慧的人,是不爱炫耀的,只有半瓶子醋的人,才会响叮当、爱表现。俗语说:"真人不露相。"谦逊并非代表无能啊!

有一个人热爱吹萨克斯,原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团练习,大家的感情非常好,也经常聚会联谊。但是有一次,他参加了全县的萨克斯比赛,得了第二名,于是他兴高采烈地拿着他的奖状去跟他的同伴分享,可是后来他们的聚会越来越少了,也渐渐疏于联络,接了表演工作也没有人邀他一起参加,让他觉得自己被孤立了,也许是因为他的朋友觉得他是在炫耀,才会有此反应吧。因此他非常后悔自己的举动,当初自己要是谦虚一点就好了,也就不会演变成今天这种情形了。

人从大自然来,却自称是它的主人,之后,一阵飓风、一场暴雨,经历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等天灾后,才又惊慑而臣服于大自然的威力。骄傲的人、自大的人、放肆的人,在经历过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过程后,才知道自己的渺小。

"经验"为你的思想作调整,替昨天的步距量度,替明日的脚程铺路,明天也许还有阵雨,也许比今日更猛烈地刮起诡异的风势,它们全在考验着你的脚力,看看那疲软的心,是否在昨日的功课中得到了一些新的感悟。

叶底的花朵也许不容易受到人们的瞩目与赞赏,但是它却比那些长在叶子上面的花朵更能受到叶子的保护,也生长得更长久一点。谦逊是一种需要慢慢发现的美德。

谦虚的故事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飞机的发明者,他们为世界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是一对很善于思索、又刻苦钻研的兄弟,同时却是一对最不善于交际的难兄难弟。他们最厌恶的就是演讲。在一次盛宴上,酒过三巡,主持人请大莱特发表演说。

“这必须是弄错了吧?”大莱特不好意思地说,“演说是归舍弟负责的。”

主持人转向小莱特。小莱特站起来说:“多谢诸位,家兄刚才已经演讲过了。”

就这样推来推去,人们还是不放过兄弟俩。经各界人士再三邀请,小莱特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仅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这仅有一句话的演讲,博得了人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谦虚的故事

可是高地评价自我(诺贝尔写自传)。

诺贝尔是19世纪末的瑞典杰出化学家,一生贡献极大,但十分谦虚。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来找诺贝尔。诺贝尔有礼貌地回绝了。他说:“我喜欢订阅这本有价值、趣味味的书,但请您不要将我收入。我不明白我是否应当得到这种名望,可是我厌恶过分的词藻。”诺贝尔的哥哥想编一部家族史,请他寄一份自传。诺贝尔写道:“阿道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在呱呱坠地时,差点断送在一位仁慈的医生手里。主要的美德:坚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别人;主要的过错:终生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仅有的一个期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财神;生平重要事:无。”哥哥反复劝说,并提出代为整理。诺贝尔执意不从。他说:“我不只是没有时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写什么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去写?”诺贝尔一生不愿意宣扬自我。他惊人的业绩与他不平凡的谦虚分不开。

谦虚的故事

美国著名拳王乔·路易纵横拳坛十几年,打败过许多高手。但他平时为人谦和,与赛场上的勇猛完全不同。

一天,他和朋友一起骑车外出,在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了一下。货车司机下了车,怒气冲冲地把他们痛骂了一顿。

货车司机走了之后,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修理那家伙?

乔·路易微微一笑,说:“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那卡罗索是不是该为他唱一支歌呢?”

有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

“不,我绝不是怕他。”

“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

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自信者,让人三分不为输;自爱者,容人三分不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