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 美丽乡村建设(大全5篇)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 美丽乡村建设(大全5篇)

时间:2023-09-28 21:24:12

作者:纸韵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 美丽乡村建设(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篇一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人口 2.1万。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来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整乡推进,全面推开,着力把全乡打造成集花卉观赏、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景区。目前,共拆除危房旧房和围墙等800余处,粉刷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千平方米,道路硬化3千米,各村(社区)整体形象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味正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村庄布点规划、集镇规划、村庄建设详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竹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布局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二是明晰思路。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拆并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培育特色村。三是培植特色。注重挖掘各村产业支撑、经济和文化特质,确定全乡各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亮点,积极打造高峰省级竹产业村、柳亭国家级生态村、阳岱山茶文化村、东亭祠山文化村、颂祥彩色苗木村、沙坝薯业村。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纳入对全乡各村(社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 的三包责任书,形成 “户集、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处理二级网络,达到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三是健全清洁卫生动态评选机制。各自然村庄成立理事会,不定期到户开展清洁卫生评比,实行动态评选,评选清洁的贴上标牌,不清洁户则要求限时整改,形成“比一比、学一学”的卫生保洁氛围。

(三)资源整合,统筹推进

一是整合宣传载体,通过印发《致农户的一封信》、编发《今日东亭》、召开会议、发送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将向上级争取的项目,集中在中心村,打包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三是整合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政府和村级负责公共设施维护,农户负责自家庭院整治,理事会负责做好监督督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村民将自己房前屋后“搞干净、摆整齐”。

三、几点感受

(一)规划是基石,定位是根本。

一个美字,彰显一个新字,突出风格,抓住特色,打造一村一景,形成村村都有小景观、全乡如同大园林的整体格局。

(二)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体。

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到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促先进、争做榜样树先锋的“建设美好家园”村庄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成立理事会,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集体出点子,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党员、干部、群众、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等不靠,争先恐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项目是要素,整合是关键。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支持。我们对于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塘坝河道治理、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沼气池推广、改水改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整合,统筹到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借助于这些项目的整体实施,乡村公共设施逐渐得到完善,乡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变,广大群众也就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益处。

去年我乡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竹制品名镇等称号,今年我们又成功的申报了阳岱山省级森林公园,高峰村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获得固然可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要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实行整乡推进。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定能把东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乡,东亭也必将成为皖东南璀璨夺目的美好乡镇。

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

典型经验材料

(2013年8月1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开展了以“清洁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到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美丽办”,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思阳镇“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干部分组包片包村制度,各村亦组建相应工作班子。为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将创建活动与“圆梦•责任”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二)宣传引导到位。我镇持续加大“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定期召开“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推进会,使镇、村干部进一步明确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的意义;二是派出驻村干部、村干组成的宣传组走村入户,通过展示板报、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分发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此次活动精神,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截止7月30日,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规卫生公约35块,为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综合整治到位。在“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中,我镇按照县相关部署,一是重点抓住公路沿线、城中村、圩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认真抓好三条进城主要公路两边的清洁工作,将镇、村干部分为若干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镇领导带队并配备一辆专车,分段负责搞好公路沿线面上的卫生,特别是彻底清除成堆垃圾。二是安排全体后勤组成员和4050人员每天打扫镇政府大院及入镇道路两次,并划好停车线,新种植一批树,美化亮化镇政府大院。三是由各村(社区)统一搞好村(居)委会大院的清洁卫生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洁工作,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是及时清理整治辖区内卫生死角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查处门店、居民住户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在整治空间上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截止7月30日,我镇先后组织3万多人次,出动皮卡、铲车、方拖等各类车辆317车次,投入50多万元,其中用于购买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垃圾箱2000多个,铁铲等清洁工具400多把,建成垃圾池25个,清扫村(社区)屯级道路132条,清理垃圾248吨;投入650万元,新开工建设县城区小街小巷12条。

(四)典型带动到位。每个村重点建设2个示范屯,坚持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整个活动深入开展。并且将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元村那布屯、荣新屯、汪斗屯、新安屯,高加村高岸屯、渠皇屯,昌墩村昌墩圩、那堂屯,江平村平钱屯等清洁活动为示范,推进清洁乡村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我镇在深入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同时,将清洁工作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努力营造“洁、齐、美”的城乡面貌。

(五)考核督查到位。一是要求包片包村的领导干部每周一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上周清洁活动开展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签订责任书,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工作作为考核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工作实绩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强化“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全程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主要亮点

(一)宣传形式多样 1.文艺宣传形式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5月21日和7月19日晚由镇党委、政府分别组织文艺队在易和村以及7月21日在广元村那布屯举行了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思阳,共建幸福家园”文艺晚会,观看人数达4000多人次,同时晚会结合进行了“美丽家园清洁乡村” 知识问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普及了清洁乡村活动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保洁意识。

2.标语形式

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民卫生公约42块、“清洁乡村”理事会职责25块,把清洁的理念、重在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处理的流程等形式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3.宣传工作组、青年志愿者走村入户宣传形式

我镇“美丽办”把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一是日常工作组,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垃圾清运组,主要负责陈年垃圾的清运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化;三是宣传组,主要抓好宣传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自发搞好“美丽家园”,动员群众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收集垃圾清运费,把清洁工作形成常态化。同时组织一支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的宣传工作。

4.感染形式

我镇把印有“美丽思阳监督员” 的宣传t 恤分发给屯里的保洁员以及一些理事会成员,对于清洁卫生人人参与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由“突击型”部分向“常规型”逐渐转变

我镇高加村高加屯目前已建有垃圾池3个,每户收取垃圾清运费3元/月,由群众把垃圾放到垃圾池,再由保洁员统一清运。江平村平钱屯在5月11日由5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美化家园,县、镇部分领导干部也积极参与。当天共清理垃圾11吨。平钱屯多方筹集到1.2万元资金,用来修建垃圾池。建立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各组划分保洁责任区、垃圾集中清理。每周六上午8:30开始,全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进行大扫除。昌墩村以集市及主干道清扫保洁工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昌墩圩街道进行彻底整治,并组织各屯群众对大堆垃圾及河塘漂浮物等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共清理垃圾60余吨,群众参与达3500多人次;对昌墩圩街道摆摊设点进行规范,清除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行为;经过充分发动群众,群众对清洁工作的热情相当高,已经做到:1.统一收费。每家每户统一收取垃圾清理费8元/月,用于聘请保洁员;2.由保洁员每天统一清运垃圾;3.全村各屯落实垃圾收集点和处理点,各户门前统一摆放绘有“清洁家园,从我做起”字样的垃圾桶。

4、成立“清洁卫生协会”主要负责清洁卫生的日常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篇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四个富有”城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现就2017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四个富有”城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规划先行、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提升,统筹联动、立体推进”的原则,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与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结合起来、与实施精准扶贫脱贫结合起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十三五”时期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从今年开始,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到2020年,力争80%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到2020年,力争90%以上村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我市的主要目标是:市辖区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在2018年前完成省规定的目标任务,枞阳县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在2019年前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与省同步完成。

2017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聚焦水电路,整治脏乱差,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整治建设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16个;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建成省级中心村25个、市县级中心村18个;扎实开展整县推进试点,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确保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打造铜陵美丽乡村新亮点。

(一)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根据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顺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进一步优化中心村布点规划,确保布点建设的中心村成为未来农村人口的永久居住点。统筹考虑乡村布局、地形走势、山河水系、历史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因素,修编乡镇建设规划,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确保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彰显特色。

(二)围绕“两治理一加强”,开展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

1.治脏。整治乡镇建成区道路、背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河塘沟渠、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公共厕所、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环境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2.治乱。治理乱搭乱建,严格按规划规范建房审批,加强违法建设整治,依法拆除违法搭建。治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导行设施和停车场地,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治理乱摆乱占,纠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现象,清理、规范建筑材料堆场、煤矸石场、废品收购站等。治理乱拉乱挂,整治主次干道杆线,规范店招广告、过街横幅。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乡镇建成区通达水平,结合实施县乡公路畅通工程,贯通主干道,修缮破损路,整治低洼路,完善路灯、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形成安全、畅通的路网。合理规划新建或改造集贸市场。鼓励开发建设居民小区,满足群众进镇居住需求,提升乡镇品味。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居民文化健身场所,可独立占地,也可与街心绿地、公共建筑、学校体育设施相结合。提升绿化水平,重点强化道路沿线、城镇出入口、空置地块等主要节点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绿见绿,见缝插绿,大幅增加乡镇绿量。

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在"两治理一加强"的基础上,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塑造乡镇特色风貌。

(三)落实十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省级中心村建设

1.垃圾处理。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可通过"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等适当方式,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就近处理。

2.安全饮水工程。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打造"安全、卫生、清洁、便利"的用水环境,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

3.卫生改厕。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步伐,消除农村露天粪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

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梳理规范电力、通信等各种线路杆线,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

5.道路畅通。结合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以多种方式实现村内主干道硬化,满足基本出行要求。

6.污水处理。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采用整体式粪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治理。有条件和实际需求的地方,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艺可靠的无动力、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集中处理,靠近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系统的村庄可接入城镇系统集中处理。

7.沟塘清淤。整治疏浚河道沟塘,加强桥涵配套,实现水系畅通、水体清澈。

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鼓励职能部门完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改造或建设农村便民示范社区。

9.村庄绿化。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慎用草坪,倡导自然式种植,推广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提升村庄生态环境。

10.村庄亮化。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院墙、已有线杆等多种方式安装简易路灯,进行适度亮化。

市、县级中心村要重点落实垃圾处理、安全饮水工程、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5项建设任务。

(四)坚持"三个突出",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

以干净整洁为目标,以清理垃圾杂物、清理乱堆乱放为重点,广泛开展自然村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1.突出垃圾清理。清理村庄陈年存量垃圾,做到村庄无暴露垃圾;建立完善村级清扫保洁和垃圾转运长效运营体系,做到村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2.突出四乱治理。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3.突出沿线沿边整治。大力开展村庄公路沿线和湖泊周边、景区周边的环境整治,做到路平、水清、村美,扮靓景区环境,彰显田园风光。

(一)省级、市县级中心村建设。市美丽乡村办牵头负责全市省级中心村、市县级中心村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参加,指导县区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建设整治工作。力争11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整治任务。

(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市住建委牵头负责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参加,指导县区按照"两治理一加强"的工作标准,开展整治建设。力争11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整治任务。

(三)自然村环境整治。市城市管理局牵头负责自然村整治工作,相关部门参加,指导县区按照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开展工作。力争三年完成全市所有自然村整治任务,年内实现农村环境显著提升。市美丽乡村办、市住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围绕今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落实资金保障,加强督查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按照"市指导、县区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责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县(区)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实行县(区)委书记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强化要素保障。市、县财政要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2016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包括省级专项资金、对上争取资金、市级专项资金、县区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省、市级专项资金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相关部门和县区要超前谋划,重点围绕农村水电路修建、垃圾污水处理等编制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把尊重群众意愿贯穿始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切实发挥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社居委等自治组织作用,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的农村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引导农民筹资筹劳,依靠群众力量建设美丽家园。

(四)强化督查考核。各牵头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责,围绕省(市、县)级中心村建设、建成区整治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落实日常督查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调度、加强指导督促、严格问责问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严格目标考核管理,加大督查检查、绩效评价、考核评比和奖优罚劣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安排省、市级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宣传引导。新闻宣传部门和各责任单位要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营造群众拥护、社会关注的浓厚氛围。要及时宣传报道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篇三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在变化,城市在变化,乡村也在变化。我的家乡辽阳前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未曾与你一起从头开始,但是我却有幸见证了你充满激情活力的年华,享受着改革的惠泽。

忆往昔

看今朝

村领导班子在村书记王绍永带领下,攻坚克难,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带领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现如今再到前杜村,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矗立在村门口精美威严的石牌坊,精湛的雕刻技艺,华丽的外表,真让人啧啧称赞。“前杜新村”四个鎏金大字雕刻在牌坊中间的横槛上,流光溢彩,牌坊上面雕刻的龙,寓意着同心协力,国泰民安。穿过石牌坊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侧是热闹的街市,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广场,广场上有大型led显示屏为村民们播放节目,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花坛里鲜花簇拥着“美丽乡村辽宁前杜”八个大字,广场四周建有幸福湖、福寿山、七曲廊桥、百鸟园、亭台轩榭、音乐喷泉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广场上的建筑物在霓虹灯的装点下,在夜幕的衬托下,华灯璀璨,灯火辉煌;还有那喷泉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高低起伏,形态多姿,时而像飘逸的丝绸,时而像怒放的花朵,时而像直冲云霄的巨龙,真是“何处飞歌云水间,月波影光共斑斓”。美丽的前杜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沈大地上,这么迷人的景色也吸引了十里八村的人们前来游玩,拍照,流连忘返,到了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

如今的村民已告别了低矮的房屋,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屋内陈设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村里还修建了村史长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前杜村的发展史,观看后让人不禁赞叹前杜村的发展是如此的飞速。

村里为了满足村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修建了村文化馆,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村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村里兴办了工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园。以工业反扶农业,村里建起了万亩连片草莓基地来实施农业发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四万多元再加上工业分红约合六万元。另外村民住楼不收物业费,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800元养老金,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大病救助集体报销,村民们过上了城市的生活,享受了比城市还好的待遇。

展未来

今朝之甜已尝到,但那远不是我们前杜人行驶的终点,他只是一个加油站,梦想之舟会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全体村民正大力打造草莓特色风景小镇,通过第三产业旅游业和电子商务把草莓产品和工业产品线上线下推向全国市场,实现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我坚信前杜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一定会扶摇直上,风鹏正举!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篇四

1)共建美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2)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

3)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4)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6)建设美好乡村,提高幸福指数

7)扎实推进“三化”同步,加快建设美好乡村

8)全民动员,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建设美好乡村

9)美丽村庄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10)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抓出成效

11)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

12)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13)齐心共创环境优美乡村,协力打造和谐美好家园

14)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15)构建“两型城市”,建设美好乡村

16)绘五彩淮南新景,谱美好乡村乐章

17)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

18)建设美好乡村,造福一方百姓

19)走科学发展之路,建美好幸福家园

20)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抓手

21)美好乡村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2)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作用

23)美好乡村怎么建,要由群众说了算

24)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25)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26)群众满意高于一切,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7)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

28)坚持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

29)用足群众智慧,舞好规划龙头

30)人人重环保,乡村更美好

31)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

32)评议完善乡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努力构建美好和谐乡村

33)原貌整治、塑造特色,让乡村回归乡村

34)改水改厕改不良习惯,林绿地绿有绿色心情

35)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魅力

36)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乡村

37)秸杆是资源,用好赚大钱

38)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39)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

40)新村染绿淮河两岸,和风温暖城乡居民。

41)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2)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

43)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44)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美好和谐乡村。

45)全县动员,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建设洁净、文明、优美、和谐的美好乡村。

46)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抓实、抓出成效。

47)聚焦重点、强行入轨、聚力强攻、务求突破,确保20xx年底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48)举全县之力,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的美好乡村。

49)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50)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事迹篇五

1、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2、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

4、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6、提高幸福指数,满足幸福需求,建设美好乡村!

1、打造美好乡村,共建幸福家园!

2、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构筑和谐美好新农村!

3、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美好乡村!

4、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和谐建设!

5、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6、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

7、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

8、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9、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11、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14、同心同德建设美好乡村,群策群力共创秀美建设!

1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